中国墙纸网 - 墙纸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资讯 | 流行趋势 | 墙纸学堂 | 墙纸知识 | 辅料知识 | 施工知识 | 家居装饰 | 墙纸达人 | 企业动态 | 促销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墙纸学堂 > 国宝秘闻绝世壁画里的大唐盛世
N.biz | 商业搜索

国宝秘闻绝世壁画里的大唐盛世

信息来源:Iooqoo.com   时间: 2013-09-04  浏览次数:1988119

    陕西是唐代墓葬壁画出土最多的地方,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着李寿、章怀太子、懿德太子、永泰公主、房陵公主等20多座墓出土的500多幅壁画,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。收藏数量之多、价值之高,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。
    8月19日,国家文物局发布了《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》,此次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共有94件(组)一级文物,包含青铜器、陶瓷、玉器、杂项等四类。这些文物中包括许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文物珍品,如商子龙鼎、商四羊方尊、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等。而我省新增的11件(组)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中,就有4组唐墓壁画,如今,这些弥足珍贵的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。
    《阙楼图》:壁画里的“皇帝梦”
    公元706年,乾陵东南脚下不远处一座耗时1年有余的墓葬已经初步建好,墓葬长达100.8米,仅墓道就有63米长、3.9米宽,与乾陵63.1米长、3.9米宽的墓道几乎相同。里面结构复杂,6个天井、7个过洞、    8个便房、前后甬道、前后墓室,象征着皇宫里高低起伏、错落有致的殿堂、庭院。尤其是绘满墙面的壁画,金碧辉煌、气势宏伟,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含义。这座墓葬为何竟与乾陵规模相仿?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将在这里安身呢?
    他的主人叫李重润,是唐中宗李显的嫡长子,并被高宗立为皇太孙。公元684年2月,当上皇帝仅仅两个月的李显,被其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,李重润也被废为庶人。公元698年,已经76岁的武则天意识到需将皇位交还李氏,便召回李显重新立为皇太子,李重润也被立为邵王。然而好景不长,年仅19岁的李重润被送上了断头台,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这也是盛唐初期最为惨痛的事件之一。
    依靠大臣们的帮助,李显再次坐上皇帝宝座后,就在政治上拉开了为李唐王室成员平反昭雪的序幕,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李重润的重新安葬。他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,同时,在乾陵高宗身边不远处将李重润重新安葬,并给予“号墓为陵”的特殊礼遇。这在唐代也是首开先例,其规模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    新落成的墓地内,墓道东西两壁的两座精雕细刻、装饰华丽的阙楼巍峨屹立。这阙楼为三出阙,是等级最高的一种礼制性建筑,只有皇帝才可以享用。乾陵陵园内城朱雀门外以及司马道南端两侧,当初都建有高大雄伟的三出阙,可惜现在已经荡然无存,目前只有这幅《阙楼图》为我们保存了唐代三出阙的形象。这幅《阙楼图》暗示着其中居住者的皇帝身份。让懿德太子在虚拟的皇宫里,永远享受着他未曾实现的皇帝梦,这不正是身为父亲的中宗皇帝的良苦用心吗?
    《宫女图》中的一号美女
    夏夜微风拂面,蜡烛已经点燃,火苗清晰可辨,宫女们缓步慢行,准备侍奉公主安寝……这是一幅埋藏地下约一千三百年的人物画,是目前发现唐墓壁画中反映宫女形象最完美的一幅。这中间就有被誉为中国第一号美女的端杯侍女。
    唐永泰公主墓《宫女图》共绘九女,群美毕集,分二行排列,个个丰颊秀眉,身着时髦的低胸唐装,梳着当时最为时尚的发髻。有的端杯执盘,有的抱物持扇,有的举蜡烛、握如意;有的顾盼生辉,有的安详持重,有的若有所思,有的不苟言笑,有的似怨似喜。她们以唐代宫女特有的带着点拘谨的端庄,丰腴华美,裙裾轻飘,披帛微扬,款款向你行来,一个个犹如仙女下凡。
    尤其是处于画面中央的一位端杯的侍女,神态自若,最是那曼妙的婀娜身姿,一低头一弯腰的娇柔,让你有一种瞬间惊艳的诧异。她就是被海外宾客誉为“东方的维纳斯”,“中国古代第一美女”的端杯侍女。无论这一评价是否准确贴切,但其瑰丽的风姿,优雅的遗韵已让人迷醉倾倒。
    “九位宫女高髻便妆,髻上不插金翠花,不戴宝钿簪珥,朴素无华,大方明净,清新健美,格调高雅,给人强烈的艺术冲击力。这一队宫女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服务队伍,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皇宫贵族,如何过着呼奴唤婢的奢侈生活。”著名唐墓壁画研究专家程旭博士说,唐代经济发达,以丰腴为美,而壁画中的唐代仕女头绾高髻,脸型丰满,符合当年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。唐墓壁画以人物画为主,画家和画工们通过对各种人物如仕女、内侍、文吏、武吏等的细腻观察,用合理的布局、简练的线条、鲜艳的色彩,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各种人物形象。其中,对于各种仕女的刻画尤为精细美妙,该壁画就是很好的证明。
    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头上何所有?翠微榼叶垂鬓唇。背后何所见?珠压腰衱稳称身……”时隔千年,看到这幅壁画,杜甫《丽人行》里描绘的旖旎画卷仿佛在我们面前重现。
    《打马球图》:风靡全国的娱乐体育
    唐章怀太子墓在1971年被打开,墓内的壁画异彩纷呈,其中,《打马球图》就是代表作之一。
    《打马球图》绘于墓道西壁,长6.75米,高1.65米。画面上有20匹“细尾扎结”的各色骏马,骑士均穿白色或褐色窄袖袍,脚蹬黑靴,头戴幞(音fu)头。他们一律为左手执缰,右手执偃月形鞠杖,整个比赛场面精彩激烈,是难得的一流壁画作品。
    马球运动发源于波斯 (今伊朗), 古称“波斯球”或“波罗球”。唐初,在李世民的倡导下,风靡全国。该运动所用的球为木质,轻而坚韧,中心挖空,外饰色彩。球杆外形为弦月状,类似今天的冰球杆,手柄雕刻有各式花纹。球门有单、有双。单球门是一个木板墙,墙下开一个一尺左右的圆孔,并有球网,先人网者为胜,称作头筹。双球门是在球场两边各设一间。比赛时没有裁判和守门员、以进球多少定胜负。
    章怀太子墓中的《打马球图》所表现出来的比赛形式,显然属于“双球门”。
    唐景云年间,金城公主远嫁吐蕃,为此,唐皇室专门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球场婚礼”。在这场展示友谊的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巨星,他就是李隆基。此人从小就酷爱打马球,有时练得吃饭都忘了。民谣就有“三郎少时衣不整,迷恋马球忘回宫”。在这场比赛中,以李隆基为首组成的4人皇家球队打败了10人组成的吐蕃代表队,为唐皇室赢得了很大的面子。
    《狩猎出行图》:架鹰携犬成贵族时尚
    章怀太子李贤(654年~684年)是唐高宗第六子,贵为皇太子的他曾经奉诏监国,却最终遭到时称“天后”的生母武则天的猜忌与贬黜,终于在流放之地受逼自尽。只有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《狩猎出行图》,可以让那些为章怀太子扼腕叹息的人们稍感欣慰:在这幅壁画中,这位壮志未酬的王子,显然在另一世界最终获得了自由驰骋的空间。
    《狩猎出行图》位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,高 100~200厘米,长890厘米,是极为壮观的鸿篇巨制,也是唐代壁画中的精品。原图高近2米,长近9米,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。整幅画面中现存46个鞍马人物,浩浩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。人物排列有序,最前方为两名探路随从,两侧为执旗卫士,最后为两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,中间大队人马束腰佩箭,架鹰抱犬、前呼后拥。
    狩猎的大队人马中可见多人架鹰携犬,这是当时社会上层的一种时尚。唐代宫廷中常豢养各种飞禽,鹰、鹘更是深受喜爱的玩赏对象。《太平广记》中说:唐太宗曾养一白鹘,取名飞将军……常架于手臂玩赏。同时鹰鹞嘴尖爪利,也是对付狐兔的好手。当时唐长安城中狐狸很多,有关狐神、狐妖作祟的传说也很多。据说狐妖最惮忌的就是猎犬,因此长安城内官吏家中多养猎犬。
    大队人马中,还可见两骑手身后蹲伏着猎豹和猞猁,这也是两种用于助猎的动物。据史书记载,在唐代由于帝王喜好狩猎,西域各国纷纷向唐廷进贡猎鹰、猎犬、猎豹。猎豹和猞猁据说是印度孔雀王朝瓶沙王首先驯养成功的。猎豹比普通的豹子小,身长约140厘米,重50~60公斤,但奔跑速度极快,每小时可达100公里以上,一般猎物很难逃脱它那伸缩自如的尖爪子。猞猁是一种猫科的小猛兽,体长约95~105厘米,经过驯养,也可以成为助猎的好手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墙纸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